數位游牧不是浪漫,而是選擇:從職場迷惘到勇敢做自己的接案旅程

「我真的可以靠做自己活下去嗎?」從上班族到接案寫手,從迷惘到行動,我在言酒老師的分享中找到了前進的勇氣,也踏出了屬於我的品牌之路。

最近聽了一集Podcast節目數位遊牧!選擇你的新型態慢生活,是由我很喜歡的創作者——文案像你的言酒老師參與的訪談。

節目裡談到她如何踏上自由工作者之路,從劇場走進數位行銷、從學習到教學,再到開創自己的接案模式。
我聽著聽著,開始問自己:

👀「我也可以嗎?」
👣「如果我願意嘗試,我能撐住嗎?」

數位游牧=躲進咖啡廳?還是重新定義工作?

對於我們這些非圈內人來說,「數位游牧」常常帶著一種理想化的濾鏡。坐在咖啡廳工作、到處旅行、自由安排時間,好像人生就此解鎖了什麼。然而訪談中,老師卻開玩笑的說:「其實我只是『躲』在裡頭。」

她的故事,讓我看見自由工作的另一面——

  • 案源不是天上掉下來,是靠不斷學習行銷、被老師引薦機會而來
  • 時間不是全然自由,而是跟業主配合,有壓力也得咬牙撐住
  • 一直找不到該「效忠誰」,所以選擇自己成為品牌
  • 因為合作對象引導,開始思考:「情感如何落地?價值如何轉化?」

自由,其實不輕鬆;但也不必完美。

還沒辭職就接案?這些自由工作陷阱我先踩給你看

目前的我還有一份正職,晚上則接案寫文案。很多人以為接案很自由,其實,當你還沒能力選擇客戶時,根本沒什麼自由可言。

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時間都是被公司綁得死死的,然而自由接案者何嘗不也是呢?當自己還沒有能力挑選客戶的時候,唯一能做的也只是盡力配合。當接到的案子較多的時候,心裡固然開心,然而夜晚睡眠卻也被壓縮了。為了趕稿,熬夜到凌晨兩三點也是常有的事,小睡一下,又要起床上班了。

這樣的事情不只一次。久了我發現,我晚上的時間,其實只是從「為公司工作」,換成了「為客戶工作」。

但比起時間,我其實更擔心的是現金流。

每個月5號領薪水,那種固定進帳的安全感,早就變成我人生規劃的支柱。我要繳房貸、養家、養小孩,這些壓力不是靠「熱情」就能撐過的。

我內心起了個超大疑問:「如果有一天,我的工作可以照顧生活,也照顧夢想,我願不願意放手一試?」

為什麼想成為自由工作者?我選擇數位游牧背後的真實動機

在節目的訪談之中,有一段對話我覺得蠻有趣的:「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三個小時能夠完成的事,必須要花八個小時來結束?」

這句話,真是說出我每天的心聲。

我從來不是那種會演戲、裝忙、撐到下班才走的人。只要把份內工作完成,我會毫不猶豫地收拾東西、準時打卡離開。但這樣的「誠實」在傳統職場裡,常常被解讀為不夠敬業、不好相處,甚至「不會做人」。

說真的,我也曾試過「留下來多坐半小時」,假裝自己還在處理事情。那半小時裡我常常發呆,滑手機,或看著電腦桌面乾等,為的只是換取一點不必要的「認同」。

那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方式。

我不想浪費生命在演戲裡。
我想要的,是一份能夠遠端工作,又能照顧生活節奏的工作方式。

真誠、不用表演、也不用被綁在某個辦公室裡。

這就是我開始嚮往數位游牧生活的原因。

品牌經營可以做自己嗎?我如何從「一無所有」找出方向與定位

訪談節目的最後,言酒老師分享到因為與客戶的合作,讓她因而找到了方向,她認為品牌的經營方向,「做自己是一種必然。」

當時的我,完全不覺得自己能做到什麼「做自己」。我只是個下班後寫稿的媽媽,白天忙工作,晚上忙孩子,空檔寫文案,連休息都排不進去。更別說什麼「品牌」或「個人定位」——我連自己有什麼特長都說不出口。

但老師沒有這麼看我。她很用心地問我一連串問題,想幫我找到真正的優勢。老實說,那幾題我寫得很認真,但交出去後我馬上跟自己說:「我這麼普通,應該也問不出個什麼結果吧……」

結果過幾天,她回來說:「我消化完了。你可以從『採訪+勇氣』開始。」

她從我寫的每一句話中,找到蛛絲馬跡,串成一條我從來沒想過的路線:

「你擅長傾聽,也曾寫過訪談,那就從『採訪身邊那些擁有勇氣的人』開始吧!」

原來我以為微不足道的「會寫一點、會聽一點」,其實是某種種子。
原來「勇氣」,不只是我在掙扎裡堅持的信念,也可以是我寫作的起點。

於是我開始做這件事,一點一點採訪、一字一字寫下來。
雖然我每天還是會懷疑:「這樣真的有用嗎?真的有人看嗎?」
但我同時也在想:

「就算沒人看,我還是想做下去,因為這是我喜歡的事。」

做自己,有時候不是一個大決定。
它可能只是你在一天的最後,還願意為夢想擠出一點點力氣。
而我,就是從那一點點力氣裡,慢慢練習「勇敢」。

給還在原地打轉的你,我想說——

如果你現在也還有一份正職,晚上接案,或者根本還沒踏出第一步,只是心裡默默想著「我是不是可以做一點不一樣的事?」——那我想跟你說,你不是一個人。

我也還在路上,我也還在懷疑、在跌倒,但我每天都在練習:
讓自己再勇敢一點,再相信一點。

不一定要一次就翻轉人生,不一定要立刻辭職或成功。
有時候,「選擇開始」,就是一種勇敢。

如果這篇文章陪伴了你、讓你不再那麼孤單,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故事,或訂閱我的電子報,一起練習站起來的日子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