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訪美妍】從為了孩子轉職,到站上MDRT舞台,她活成了自己定義的樣子

她為了孩子離開社福,轉職保險業,從零開始,一路走到處經理、站上MDRT舞台。
這不是成功學,而是關於一個媽媽怎麼不放棄初心、陪伴別人、也陪自己走出新生活的故事。
如果你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願這篇故事給你一點勇氣。

她是我認識二十多年的朋友,美妍。

熱情、直率、人來瘋,總能在一群人裡帶動氣氛。她很愛講話,也很會聽人說話。最特別的是,她總能在說笑之間,把你真正的需要聽進心裡。

所以當她踏入保險業時,我完全不意外。那根本像是這份工作在等她,等她來,把「做保險」這件事,變成一種真誠的陪伴。

她從零開始,一路做到處經理,也站上MDRT舞台。但我最佩服的,是她怎麼撐過那些不被看好的時刻,一步步,把生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
這篇專訪,想讓你看到一個媽媽的勇氣,不只是轉職,更是改變生活方式的開始。她怎麼做?又是靠什麼撐下來的?你一定會想知道。

她離開的是職位,不是使命。從社福到保險,她仍用行動照顧別人

美妍一直都不是為了「找工作」而工作的。

「我從學生時代就在做社工服務,參加社團、到處去機構幫忙。其實很早就知道,我想過的日子,是能幫上一點忙的日子。不是要做什麼大事啦,而是能貼近人,讓對方覺得:你不是一個人,我在你身邊。這種感覺對我來說很重要。」

所以她選擇進入創世基金會當公關。除了對外傳遞理念,她也經常親自走進個案的生活,幫植物人洗澡、關懷訪視個案,直到離職後還持續義務服務多年。

後來,她轉職進了保險業。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換了跑道,但她從來沒離開過那份初衷,只是把「照顧人」的方式,換成一種更自由、更能陪在家人身邊的形式。

你有過這種感覺嗎?

明明做的事變了,身分也換了,可你知道,心裡的那個方向從來沒偏過。我們以為自己在轉彎,其實只是換一種方式,繼續往內走。美妍,就是這樣,一步一步,把那份「以人為本」的精神,走進了另一條路上。

媽媽轉職進入保險業,這不是放下理想,而是她陪孩子、也不放棄自己的方式

剛踏進保險業的時候,美妍其實一點也不篤定。

「在創世基金會時的工作時數真的太長了,回到家都八九點,我完全無法陪伴小孩,長輩也一直給我壓力,不希望我在持續做下去。所以接觸了保險後,其實沒有時間讓我多做考慮,我只能先考取證照再說。」

美妍說,十八九歲的時候就有人建議她去賣保險,覺得她很適合,只是保險總是給人負面的印象,當時的她沒有興趣去了解,於是與保險業擦身而別。然而我印象裡的她,一直很熱誠善良,更愛四處交朋友。我想,或許保險這個行業一直有個位置在等待她。

「初期開始陌生開發當然也經歷過辛苦,但是我真的很幸運。我在創世基金會裡的那群志工伙伴,都很支持我進入保險業,除了自身需求向我買保險之外,也都會轉介親朋好友給我,我初期的業績都是靠他們幫我打出來的。」

她沒有多想就踏進來,卻一步步走得踏實。

因為這條路上,有人相信她,也有她願意相信的價值。

如果你也正夾在家庭與自己的縫隙之中,不確定能不能改變、不知道該不該出發,那就先從一件小事開始。別急著找答案,也不用等誰點頭。你願意為自己走的那一步,本身就是力量。

保險不是只是成交,而是陪伴他人走向更好的開始

「我一開始做的時候其實不知道為何而做?我就只是照著帶領者的腳步傻傻往前而已,雖然辛苦,但是因為我有當業務的底子,所以其實也算順利。然而我卻一直找不到保險真正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直到我剛好幫助了他們。」

她永遠忘不了一個曾在創世基金會共事的同事,一位獨自撫養孩子的單親媽媽。那時候她收入不穩、身上背著債務,經常陷入入不敷出的焦慮中。「她問我說:我是不是這輩子都沒希望翻身了?」

美妍沒有急著賣她什麼,而是陪她從財務現況慢慢釐清,一步步建立基礎。那不是一張保單的事,是陪著她一起從「困住」走向「可以動了」的過程。幾年後,這位朋友不僅還清了債務,還有能力開始發展自己熱愛的副業。每年過年,她還會傳訊息跟美妍說謝謝。

另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,是一位大學同學。

「他不是過不好,他收入很穩,但他一直說生活很無聊,沒什麼動力,羨慕那些可以追夢的人。」

美妍沒有推他做什麼,而是跟他聊資金運用、投資選擇,最後幫他規劃了一筆400萬的穩定配息資金。那筆被閒置的錢,變成他離職、學習、出國的底氣。

當她在說這些故事的時候,我真實地感受到,那不是一張保單的重量,而是有人因此重新相信自己的人生還能前進。

我也替美妍感動。

當生命能夠撼動另一個生命,工作就不再只是工作,而是一種活出來的價值。而她,也終於在那一刻,找到自己為什麼而做,不是為了成交,而是為了陪一個人,把日子走成自己想要的樣子。

也許你此刻還在找自己的位置,還沒想清楚下一步是什麼。

沒關係,別急。你可以從一個人、一段對話、一個願意開始的念頭出發。

她說自己不是主管,而是陪保險夥伴用原本的樣子走得長久

「我認為,一個人必須很清楚自己的需要,才適合進入保險這個行業。那個原因,不是別人說這個行業賺錢或自由,而是你心裡真的渴望透過這份工作,去實現什麼。」

「那個理由要能撐住你往前,也要能對得起你生活裡真正在乎的東西。」

所以剛開始帶團隊的時候,美妍總會先問對方:「你為什麼想做這份工作?」

「因為只有當我知道她的初心是什麼,我才能知道我要怎麼陪她、給她什麼資源、什麼方式對她有幫助。」

她不喜歡被叫主管,她說自己更像是一個陪伴者。

「我不覺得要成功就要變成某種樣子,我更希望她們能從自己原來的樣子出發,因為唯有那樣,才能走得長久。」

她不急著改變誰,也不追求一套制式的成功方法。她只是陪著每個人,從自己原本的樣子出發,慢慢走出屬於自己的方向。這份陪伴,或許不快,卻走得踏實。

看著她的故事,我也在想,我們是不是太常急著成為別人,卻忘了,原本的自己就夠好了,只是還沒好好出發一次。

這條路也許不快,也不完美,但如果你願意用自己的樣子出發,就有可能,走出一條真正屬於你的遠方。

自由和收入不能是唯一理由,唯有真正的熱情,撐得長久

回頭看,當初那個為了多一點陪伴孩子的時間、踏進保險業的美妍,從沒想過,這條路竟會走得這麼長,還一路走上了 MDRT 的舞台。那不只是成績,更是一種肯定:肯定她沒有放棄自己的個性,也沒有背離自己想過的生活。

「我常跟新人說,別急著羨慕別人的自由或收入,先去找你真正的理由。那個理由夠深夠真,你才能走得長久。」

這條路,她還在走,也走得越來越踏實。

如果你也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,遲遲不敢邁出那一步,或許她不會告訴你怎麼做,但她會拍拍你肩膀,跟你說:只要你找到那個夠深、夠真的理由,勇氣就會出現。


撰文|twinmama|勇氣主題創作者
在每一段轉彎裡,記錄還願意出發的人。

*本文照片由受訪者授權提供,出處為陳美妍臉書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