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很熱,我在星巴克吧檯遇見了 Melody。第一次見面卻毫不陌生,她的笑容很真誠。不久後,阿杰也到了,模樣和照片裡一樣自然。
一個細膩又善於表達,一個從容不慌不忙。兩個人並肩坐在我面前時,我心裡突然有個念頭:這樣的組合,好像就能解釋,為什麼樂樂文創能走到今天——因為他們不只是在經營音樂,更是在讓勇氣慢慢長進生活裡,把夢想唱出聲音。

快速解決~直接點開連上
合夥的起點:當夢想停在「然後呢?」時,有人給了答案
「為什麼會想找 Melody 一起創業?」我忍不住問阿杰。
他笑了,語氣裡帶著肯定:「這個人太特別了。明明都要離職了,還把交接清單做得完整到,下一個人照著用就能直接上手。我第一次遇到這麼奇怪的人。」
這句「奇怪的人」,其實是最大的讚美。阿杰說,他曾經創過樂團,但最後只剩一句「然後呢?」因為他只懂創作,不懂經營,夢想卡在半空中。
Melody 的細膩與執行力,正好補上了他缺的那一塊。她不是天馬行空的人,而是會把事情拆解、預期、檢討的人。那一份交接清單,對阿杰來說,就像是一個答案:如果和這樣的人合作,夢想或許真的能走下去。
而對 Melody 來說,創業從來不是她的計畫。只是因為阿杰的一句:「要不要一起試試看?」讓她第一次想著:「或許,我真的可以。」
一個在創作裡找不到出口,一個在體制裡找不到意義。當兩種不一樣的力量坐在一起時,他們決定試著拼出一條新的路。


樂樂文創提供多元服務,包含:音樂製作、音樂教學、openmic活動辦理、素人個人音樂專場辦理…等。
勇氣的第一步:先演出來,再慢慢長成真的
創業的開始,總有許多「第一次」。
Melody記得,她的第一位正式學生,是一位中年男子。對方問她:「有在教大人嗎?可以到府嗎?」話聽起來普通,但下一句卻讓人猶豫:「我們家很單純,只有我一個人。」
一個女孩要獨自前往陌生男子的住家,換成誰都會有點不安。但Melody還是答應了。她一邊出發,一邊傳訊息回報位置,阿杰則全程待命,設定了「超過多久沒消息就報警」的底線。雖然心裡擔心,但她還是把課上完。那一刻她明白,勇氣往往不是因為準備好才開始,而是逼自己跨出去,在過程中一點一滴練出來的。
另一個「第一次」,是一個五歲的小孩。Melody自己沒有孩子,起初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教。但她想起過去十幾年的職場歷練:目標設定、流程規劃、預期檢討、甚至把可能的問題先設計成 Q&A。這些原本用在專案管理的方法,她嘗試套用到小朋友身上。
她笑說:「其實勇氣有時候是先演出來的,你先把自己放在那個位置上,然後一步步調整,慢慢才會真的長出力量來。」



打破音樂框架,讓夢想更自由
「我們想做的,是一個讓夢想起飛的基地。」Melody這麼說。
Melody的音樂事業從音樂教學開始,前2年選擇白天工作晚上斜槓進行教學,到了第3年正式創立樂樂文創。樂樂文創不只提供音樂教學,而是一個把所有和音樂有關的可能性都整合起來的地方。想學樂器?想唱歌?想錄一首歌送給重要的人?甚至想站上舞台?他們都盡可能幫你實現。
在他們的理念裡,學音樂不必被傳統框架綁死。不是一定要看五線譜,不是一定要從古典鋼琴開始學習、甚至不是一定得有鋼琴。有人只是想在婚禮上唱一首歌,有人只是想在孩子面前勇敢一次,有人則是想把心裡的歌錄下來留念。對他們來說,這些都是真正的需求,也都值得被實現。
阿杰補充說:「很多人都以為學音樂是一條很艱難的路,要先會基礎、再去考級,才能慢慢往上走。但我們想告訴大家,音樂也可以很生活化,不管你現在在哪裡,都能從當下開始。」
這也是為什麼樂樂文創的課程不是照著制式進度推進,而是從學生的夢想往回設計。想錄歌,他們就幫你實現歌手進錄音室錄歌的體驗;想自彈自唱,直接導入彈唱的客製化課程設計;甚至有人只是想在聚會上唱一次勇敢的歌,他們也會陪著他反覆練習,直到能自在唱出來為止。
「我們或許不是最厲害的團隊,」Melody說,「但我們是最懂你的團隊。因為我們願意先理解你的需要,再陪你找到屬於你的方式。」
城市造夢者:從 open mic 到夢想舞台
每到週六晚上,樂樂文創都會舉辦 open mic 活動。那是一個讓任何熱愛音樂的人都能上台的時刻,無論是剛學會一首歌,還是想挑戰自己的創作,都能在這裡嘗試。
我聽他們分享,有些人原本只敢在房間裡唱歌,但因為這個舞台,慢慢開始願意讓更多人聽見,甚至有人因此萌生了創作的想法。
在他們的故事裡,我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力量:音樂不必是專業,也不必完美,它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,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表達。樂樂文創做的事,就是陪伴人把夢想唱出來。
對很多人來說,這樣的小舞台,就是第一步。夢想因此不再遙不可及,而是能夠真實地唱進生活裡。這,也是「城市造夢者」最動人的地方。


FUN樂 BAR(openmic)音樂交流分享會『FUN樂Bar』開放式OPENMIC舞台 用音樂點燃熱情!以歌會友唱所欲言!
勇氣的模樣:唱進生活裡的夢想
聊到最後,我問 Melody,面對創業裡大大小小的挑戰,有沒有什麼讓她害怕過?她笑著回答:「我沒有時間怕。問題來了,就只能正面迎擊,想辦法解決,而不是停下腳步。」
這句話在我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因為那正是我在他們身上看見的「勇氣」:不是轟轟烈烈的口號,而是一次次真實的選擇。從第一次踏進陌生學生家裡,到第一次教五歲小孩;從設計一份交接清單,到為別人搭建舞台。這些看似微小的瞬間,拼湊起來,就是他們勇敢的樣子。
樂樂文創的故事告訴我,勇氣並不只是往前衝的激情,而是把夢想慢慢唱進生活裡。或許正因如此,他們才會稱自己是「城市造夢者」——不是替你造夢,而是陪你,讓夢想在你的聲音裡長出真實的形狀。
更多關於樂樂文創
後記
那天的採訪在星巴克。結帳時,Melody 執意要把我的咖啡一起結了,理由是「剛好有買一送一」。我心裡很清楚,那只是她的一個藉口,但最後還是接受了她的好意,也接受了她的善良。
她的口條流暢、思路清晰,讓人感受到她多年累積的歷練與才華。但最讓我動容的,是她選擇以善良對待身邊的人。她說,她一路上遇到許多幫助。而我想,這大概與她的特質有關,因為她總是願意先釋出善意,所以後來獲得的幫助才會一層層堆疊,成為推動她前行的力量。
在撰寫這篇專訪時,我也遇到了一個小插曲。一度以為錄音檔消失,只能勉強憑著零碎的記憶寫下初稿,那個版本連我自己都不滿意。交給 Melody 看時,她沒有嫌棄,只是修正了幾個錯誤,然後淡淡地說:「剩下的就交給專業的妳處理吧。」
那句「專業」,讓我既汗顏又感動。因為我知道,那不是客套,而是一種信任。也正因為這份信任,我才更想寫出一篇不辜負的文字。
她讓我想到一件事:有時候,我們對待別人好的時候,其實也是在好好對待自己的心。過去的我,常常覺得生活差一點也沒關係。吃得隨便、穿得將就,把自己放在最後。但當我看到 Melody 願意多為別人想一點,我突然明白,也正是因為這樣,她才會更在意自己的生活。
善良不是一個額外的負擔,而是一種提醒。當你願意先為別人付出,你的生命也會因此被溫柔對待。而這份溫柔,不只讓別人受益,也會慢慢滋養自己。
或許,勇氣很多時候就是從這裡開始的!從一個小小的善意,慢慢長成能支撐自己的力量。
*本文故事與照片由樂樂文創提供
撰文|twinmama|勇氣主題創作者
在每一段轉彎裡,記錄還願意出發的人。
每一段轉彎的故事,都是一次勇敢的練習。
如果你也曾在人生某個路口感到迷惘,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,或訂閱電子報,一起走在寫下「自己版本」人生的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