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不到人生方向?其實不是你沒選擇,而是你沒看見

我們總以為人生沒有選項,其實只是沒看見別的版本。這篇文章從早餐店女孩的成長談起,串連老高、佐依的影片與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一書的啟發,重新定義「設計人生」:不是要一次找對答案,而是學會試試看。當你允許自己原型實驗、畫出多版本人生,你會發現——路不是沒得選,只是過去沒人教我們怎麼選。

你是不是也曾覺得自己的人生「沒有選擇」?
工作、生活、角色、責任,每一條路看起來都像被安排好了,無法偏離。我也是這樣走了好久,直到那天,我在早餐店看到一個女孩,她讓我重新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「我們,真的沒有選擇嗎?」

這篇文章,是我在日常對話與偶然啟發中,重新思考「人生設計」的起點。不是那種畫好藍圖的大夢,而是當我們看見自己還有得選的那一刻,改變才真的開始。

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走?也許你只是還沒看見

我們家樓下有一間晨間廚房,假日的早晨,我總習慣去那裡報到。櫃檯是一位年輕的女孩,她做很久了。還記得她剛來的時候,常常把我點的早餐做錯,氣得我還跟老闆抱怨過。但現在的她,手腳俐落、沉穩熟練,幾乎能一人駕馭整間店的節奏。

我一邊吃著蛋餅,一邊對老公說:「妹妹做這麼久了,搞不好再過幾年,她就能自己開店了。」我不知道她是否曾這樣想過,但我看見她的累積、她的堅持、她的成長。她沒有換跑道、沒有轉職、也沒有什麼大張旗鼓的突破,卻在日復一日中,默默變得更穩、更強、更有力量。

所以我心想:「然後呢?她的下一步是什麼?」然而我不知道是,她是否真有所謂的下一步。

從「沒得選」到「原來可以這樣走」:我開始理解什麼叫設計人生

這幾年,「設計人生」這個詞問世。不管是書籍、課程,還是社群上大家的分享,好像每個人都在強調要成為自己人生的設計師。但是對我來說,我連「人生有得選」這件事都不確定,更別說設計了。

後來我在老高與小茉這支影片裡聽見:「我們常以為自己沒得選,其實是因為選擇太多而不知道怎麼選。」這樣的說法真是讓我重新理解什麼叫「選擇」。有時候我們不是走不出去,而是一直在同一個框架裡打轉,從來沒離開過,當然也看不見其他路。

還有另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薑餅資與佐依(Zoey)的這支影片。佐依提到,她其實很早就知道,自己不適合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裡工作。所以她從一開始就刻意尋找那些能夠遠端工作、彈性自由的職涯模式。她不是偶然成為自由工作者的,而是因為她知道有那條路可以走,所以她提前往那個方向準備。

這段話讓我有點難過,也有點醒來的感覺。因為對照我自己,我從來不知道有那樣的選項。甚至,我連「可以有選項」這件事,都沒真的思考過。在我的過去的想法裡,「找一個穩定的公司」、把生活想成「有收入、有保障就好」。

不是因為我不想,而是我根本不知道可以。
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人生之所以難設計,不是因為沒有可能,而是我們太少看見別的版本。我們看見的太少,想像的自然也會太窄。

設計人生不是找答案,而是開始練習選擇

我從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這本書裡看見,原來「世俗認定的成功」,不一定是屬於每個人的成功。

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想要某個目標,其實只是因為「大家都這麼做」,我們就默默跟著走。但這本書提醒我:真正的人生設計,應該從對自己誠實開始。

你可以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。不必是年薪百萬、職位頭銜,或社會掌聲,而是你是否在你選擇的生活裡,感到投入、有意義,並願意持續參與。

書中有句話我很喜歡:「活在心流裡的時刻,就是設計的線索。」這讓我重新去想:我什麼時候最專注?最快樂?最像自己?也許,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刻,才是藍圖裡真正該保留的元素。

我們不需要一次就找到正確答案。設計人生的關鍵,不是選出「唯一解」,而是打造可以先試試看的版本

書中提到的「原型實驗(Prototype)」給了我很大的啟發。不必急著做重大決定,而是用小規模、低風險的方式,去體驗可能性。

你想轉職,不一定要馬上辭職;
對某個領域有興趣,也不必立刻投入三年課程。先去旁聽一堂課、找人聊聊、寫篇心得。這些看似微小的嘗試,往往能帶你看見原本想不到的方向。

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工具是:設計多版本人生(Odyssey Plans
作者建議畫出三種未來路徑:一條是照現在走、一條是不設限的想像,還有一條,是你偷偷嚮往卻不敢承認的版本。

光是寫出這三條路,就能打破我們對人生的單一路徑想像。

回頭看我自己,才發現我一直困在一個太窄的框架裡。我沒試過原型,沒練習過探索,也從沒讓自己畫過三種人生。難怪我總覺得「無法選」,因為我從來沒真正看過選項

看見自己、允許行動,就是一種設計

那位在早餐店默默成長的女孩,她也許沒有離開原本的工作,沒有劇烈轉變,甚至可能從未聽過「人生設計」這個詞。但她每天認真地完成手上的工作,一點一滴地累積自己的能力和節奏——她其實已經在設計她的人生了。

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大轉彎,也不是每個設計都得驚天動地。設計人生,有時候就是從看見自己、願意行動那一小步開始。

所以現在,我想問你:

如果不需要立刻改變人生全貌,你願不願意先試著找出一個你想原型看看的可能?或是,畫出那條你一直不敢承認、卻其實很嚮往的那條路?

你不需要想得很清楚,也不必一次就做對。

你只需要允許自己,開始走出那個你從未看過的版本。

想開始設計人生嗎?從一小步開始就夠了

如果你想在這條路上不孤單——

我正在寫一份關於「走在人生轉折路上」的電子報,
裡面會分享我在行動中的思考、掙扎與微小前進,也會邀請你一起練習設計自己的生活版本。

歡迎訂閱電子報《站起來+ing》,和我一起,在還沒想清楚之前,就先踏出一小步。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